2023年6月9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技工教育服务处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织了结题评审活动,许远编审主持了本次评审工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李翔、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教授彭振宇、北京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院原党委书记兼校长陈保峰担任本次课题结题的评审专家,北京千秋业公司和12所课题学校共 27 位代表参与结题活动,评审会在北京市和平里大酒店举行。
许远先生代表中心向参会人员介绍了课题评审流程和评审专家安排。经过协商,评审团队一致推选陈李翔为本次评审专家组组长。陈李翔书记说明了课题结题评审的基本议程。
总课题组副组长林喜乐做了课题结题汇报。课题研究团队从开题立项、调查研究、实践研究到报告撰写,经过了四个研究阶段,研究确定了技工院校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了12项职业素养的目标描述,通过行动研究,确定了4个培养途径,包括专业课、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和基础课,研究确定了每个途径的定义、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养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费少辉主任代表“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研究子课题组”进行成果汇报;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教务处副主任曹福勇代表“技工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设计研究子课题组”进行成果汇报;
东莞市技师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江燕英代表“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组”进行成果汇报;
珠海市技师学院程雯雯老师代表“第二课堂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组”进行成果汇报;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雷敏代表“社团活动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组”进行成果汇报;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江连凤老师代表“公共基础课中职业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组”进行成果汇报。
通过查阅课题报告、听取汇报和现场质询,专家们形成了对课题的评审意见,并针对总课题和各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做了点评分析,给出了修改建议。陈李翔书记作为专家组组长宣读评审结果,同意该课题通过结题评审验收。
课题评审意见认为:课题组以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研究对象,描述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专业课、社团、第二课堂、公共基础课四个互为补充的培养途径,并设计了学校培养职业素养的综合方案,分别在四个途径结合具体课例开展行动研究,解决培养实践中的问题。该课题研究全面,分析了我国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和技工院校教师中在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教师行动学习能力、提升对职业素养教学的督导能力、有效实施一体化教学等建议。该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研究充分,研究方法合理得当,研究过程扎实有序,研究内容丰富实在,具有较高实践价值和可推广性。
许远代表中心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课题组应深入学习和吸纳专家意见,推动形成高质量的课题成果,做好成果转化工作;总课题组和各子课题组要根据专家建议,做好课题报告的进一步完善,尽快提交修改后的课题报告。
下午,课题组继续开展课题交流研讨活动。课题组组长、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公司总经理李永生主持了下午的活动。
活动邀请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书记陈李翔就课题的深化和推广做了主旨发言,围绕当前职业素养、素质教育相关研究的先进成果,进行了专题分享。
然后,课题学校就课题研究的深化和成果交流推广进行了研讨。珠海技师学院罗文生副院长、伍桂花主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石全波处长、广西工业技师学院雷敏副书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曾丽华老师、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赵彩红老师等分享了个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长和感悟、分享了学校在职业素养教育、教师素养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也提出了后续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课题组组长李永生表示,根据课题评审会上的专家建议,总课题组将携手各子课题小组进一步完善课题报告,探索课题成果成书出版的路径。
同时,根据职业素养教育深化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推广的需要,倡议建立全国性的“职业素养教育实践联盟”,邀请关注职业素养、探索素养教育的职业院校同仁,在联盟的平台上交流经验、探索创新路径,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