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就读书这个话题简单和大家聊聊。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阅读应该是近乎本能的内在需求,因为我们是人,人就有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一刻也不可能没有情感和思想的滋养。那么对老师而言呢,读书更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应该是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生活一天都不可能缺乏的。
一个人的生长分为生理性生长和精神性生长。前者指我们的身体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强壮,一天天健康;后者则指我们心灵或者说精神一天天充实,一一天天饱满,一天天高贵。生理性生长靠食物的吸收,精神性成长靠书籍的滋养。就像我们如果不吃饭,生命就会停止一样,我们不读书,精神也就消失了。
尤其对于教师,阅读就是我们生命的呈现方式。不阅读无生命。如果说,其他行业的人不读书多少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教人读书的教师,如果不读书,无异于行尸走肉!
对教师而言,阅读的意义远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备课拥有更多的资料,让我们讲课更加生动形象,阅读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精神健全、灵魂饱满、胸襟旷达,视野更加开阔,拥有一个幸福而从容的人生……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傅聪说:“首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同样的逻辑,对我们教师而言——首为人,次为知识分子,再为教育者,终为学科教师。有了这个角色的定位与认同,我们的阅读就不能仅仅是教育类的书,还要有教育以外一切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书,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们要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俯瞰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课堂,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才是真正的教育者。
我愿意和老师们共勉,做真正教育者,做真正的教育。从读书开始,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在引领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谢谢大家!
2025年9月8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作者:李镇西。转载仅供学习交流,图文如有侵权,请来函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