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教育专著
浏览:66次发布时间 : 2025-04-16《儿童立场》


作者:成尚荣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5


推荐


本书是成尚荣先生的教育哲思录。成尚荣老师一直认为,儿童研究应当是教育研究的母体,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以儿童研究为基底的,都要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而研究儿童。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警醒意义。


在当下的教育变革中,我们有太多的背离儿童立场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面对飞速变化的这个世界,我们又要如何以儿童立场来变革我们的教育?让每一个教育人真正拥有儿童立场,拥有儿童视角,让儿童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第一专业”,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这些思想,都是本书给予我们的教育营养。


本书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阅读!


编辑推荐


《儿童立场》是“成尚荣教育文丛”之儿童卷,承袭了文丛立论严谨、论证充实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儿童本身与教师视角,阐释了作者的儿童立场,即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是教育的基本立场。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提出的儿童立场是基于国家课程、儿童视角、教师使命的,可以为广大教师正确理解儿童立场、端正儿童教育态度提供有效参考。


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研究儿童应成为教师发展的“专业”;教师要靠近儿童,让自己成为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重视儿童想象的力量。


全书彩色印刷,图文并茂。

推荐文章:
《核心观点 儿童研究视角的坚守、调整与发展走向》P14
《儿童研究是大学问、真学问》P10
《儿童研究:教师的“专业”》P71
《从关注学生现实性走向开发可能性》P95
《可能性的召唤》P132


内容简介


成尚荣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研究。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儿童本身与教师视角,阐释了作者的儿童立场,即儿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是教育的基本立场。


儿童研究是教师发展的“专业”,它超学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儿童是一种可能性,教育的视野要从关注现实性向关注可能性转移;儿童研究的主题是重新认识和发现儿童,因为儿童对于我们,是熟悉的陌生者。


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儿童阶段所受的教育会成为影响一生的关键因素,从这本书中,不管是儿童研究的专家还是普通的一线教师都可以找到研究和日常教学的若干连接口,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注入新的积极元素。


作者简介


成尚荣,1941年12月生,南通人。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做过小学语文教师,担任过小学校长,省教育厅处长、主任,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教育研究》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第七届国家督学。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儿童文化、教师发展。


目 录


自序 在更大的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_1
写在前面 儿童立场:情感与思维的沸腾_11
核心观点 儿童研究视角的坚守、调整与发展走向 _14

第一辑 教育的大智慧是认识和发现儿童
教育的大智慧_3
儿童研究是大学问、真学问_10
寻找教育的主题_22
小学不小:人生的透镜_24
儿童告诉我们教育的起点_33
儿童的表情与教育的完整_35
儿童让你拥有儿童视角_44
藏在故事里的教育智慧_46

第二辑 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_61
儿童研究:教师的“专业”_71
教研:教师前行的罗盘_81
故事中的儿童立场_83
从关注学生现实性走向开发可能性_95
尝试教育的前在理论_105
在《童年的月亮爬上来》的背后_108
美丽如初的约定_114
在亲历中应和儿童成长的节拍_117
小天鹅:艺术教育的超越与飞翔_119
让思维在对话中闪光_122
那不敲响的钟声……_124

第三辑 可能性的召唤
伟大的发现与教育的伟大_129
可能性的召唤_132
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_141
当教室里飞来哲学鸟的时候
——儿童哲学几个问题的厘清_143
儿童文学生活:对童年恐慌的抵挡与驱赶_156
让学生成为种诗的人
——《爱的教育》对作文教学的启示_159
积极的自然状态:儿童阅读境界的追求_168
伊莎贝拉,教育的名字和牌子_171
教育视界里的儿童学习_173
 
第四辑 心灵的谷仓与那口藏着的水井
我没有困惑,只有快乐_177
孩子,我对你说_179
等待:是艺术也是科学_185
重寻小学低年级的“偶像”_187
当学生拿到新课本的时候_189
教室,出错的地方_191
学校如何不扼杀学生的创造力_193
不布置家庭作业,行吗_196
让学生对教材来一点“指手画脚”_198
童心:游戏,创造与幸福_200
智慧来自儿童_202
智慧:真正了解你的孩子_207
母校给我的文化记忆_220
心灵的谷仓与那口藏着的水井_223

附录 和小主人教育同行的智慧使者_227
致谢_233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