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教育专著
浏览:169次发布时间 : 2025-04-01《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2年05


推荐


《美的历程》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泽厚先生从美学角度俯瞰数千年中国艺术、文学。全书共十章,每一章均描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盛宴,文化饕餮。如“龙飞凤舞”为审美表征的原始远古艺术,“狞厉的美”是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精神特质,当然,还有魏晋风度与“人的觉醒”,六朝、唐宋的佛学造像,宋元时代的山水绘画……冯友兰先生誉其是集中国美学、美术史、文学史、哲学史、文化史的“大书”。语文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审美创造,相信《美的历程》是语文老师提升美学素养的重要一课。


内容简介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宁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万册。


作者简介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美学三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精彩书评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冯友兰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易中天


目 录


一 龙飞凤舞
 (一) 远古图腾
 (二) 原始歌舞
 (三) “有意味的形式”
二 青铜饕餮
 (一) 狞厉的美
 (二) 线的艺术
 (三) 解体和解放
三 先秦理性精神
 (一) 儒道互补
 (二) 赋比兴原则
 (三) 建筑艺术
四 楚汉浪漫主义
 (一) 屈骚传统
 (二) 琳琅满目的世界
 (三) 气势与古拙
五 魏晋风度
 (一) 人的主题
 (二) 文的自觉
 (三) 阮籍与陶潜
六 佛陀世容
 (一) 悲惨世界
 (二) 虚幻颂歌
 (三) 走向世俗
七 盛唐之音
 (一) 青春、李白
 (二) 音乐性的美
 (三) 杜诗颜字韩文
八 韵外之致
 (一) 中唐文艺
 (二) 内在矛盾
 (三) 苏轼的意义
九 宋元山水意境
 (一) 缘起
 (二) “无我之境”
 (三) 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四) “有我之境”
十 明清文艺思潮
 (一) 市民文艺
 (二) 浪漫洪流
 (三) 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四) 绘画与工艺
结语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