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教育专著
浏览:158次发布时间 : 2025-03-18《新课程关键词》


作者:允漷少非澄宇周文浩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


推荐


理解新课程的基本要义是正确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要点。崔允漷老师团队紧扣课改热点,直击新课程背景下一线老师的困惑,以新课程22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沿着“历史溯源”、“概念辨析”“实践指南”三个维度娓娓道来,讲清楚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些词代表着新课程的关键观念与关键实施,有效帮助广大教师群体理解新课程思想的由来和价值理由,以及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基本理念。


编辑推荐


理解新课程的基本要义是正确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前提。


全书紧扣国家教育改革热点,直击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的困惑,以新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关键观念和需要澄清的观念为切入点,帮助课程实施者理解新课程思想的由来和价值理由,以及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基本理念。


本书作者经历了我国多次课程改革,熟悉我国课程发展历程和国际课程改革经验,有着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和教育实践情怀,对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实践落地有着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全书结构清晰完整,内容既高屋建瓴又贴合一线需求,各关键词的分析自成体系、完整独立又相互呼应,可读性强。讲解深入浅出,还配有适当的片段式案例,适合广大一线教师、校长、教研员阅读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在新课程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聚焦新课程实施重难点和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遴选新课程中的关键词,厘清其学术源流、本质内涵,明晰其对新课程实施的意义或价值,并探讨相应的实践策略,以为学校层面推进新课程提供知识基础和实践方略。所选的新课程关键词包括三大类:①新课程的重要概念,如核心素养、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实践、学业质量标准等;②新课程倡导的关键观念,大单元教学、项目化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等;③广为人知但需要澄清或有新的发展的观念,如因材施教、过程评价等。


作者简介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担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专家组组长。出版《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和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China 等著作,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王少非,台州学院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校内考试监控研究》《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等著作7部。多项成果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杨澄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出版专著《语文生活论——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在《教育研究》《文汇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30余篇。成果获基础教育国 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周文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主任。主持“运用表现性评价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等专著和译著多部。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雷浩,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等。近年来在《教育研究》和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课程政策的监测与评估研究:基于系统实施忠实度的视角》等专著。相关研究成果入选ESI全球高被引论文,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 录


1.核心素养
2.学业质量标准
3.学习任务
4.课程内容结构化
5.综合学习
6.跨学科主题学习
7.项目化学习
8.深度学习
9.情境学习
10.学科实践
11.因材施教
1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13.大单元教学
14.“教-学-评”一致性
15.过程评价
16.综合评价
17.增值评价
18.学业述评
19.协商式评价
20.表现性评价
21.新技术支持的评价
22.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