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教育专著
浏览:291次发布时间 : 2025-01-23《走进人工智能》


作者:吴飞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9


推荐


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历史上出现的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半导体和互联网等一样,都是通用目的技术,正推动人类社会步入智能时代。当代教师应与时俱进地了解人工智能领域,才能更好地培养未来的人才。《走进人工智能》一书作者以扎实的专业背景、流畅的文笔帮读者理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厘清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法,帮读者看懂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所引发的社会生活变化,从“成天下之才”的角度给我们教师和青少年读者提供学习建议,树立其科学理想,端正其科学态度,培养其科学思维,使得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开卷中受益。


内容简介


本书面向非专业人士、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将硬核知识、技术方法与人文历史、人物故事有机融合,理顺人工智能纵向发展脉络与横向科学轮廓。作者以扎实的专业背景、流畅的文笔帮读者理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厘清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法,帮读者看懂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所引发的社会生活变化,从“成天下之才”的角度给青少年读者提供学习建议,树立其科学理想,端正其科学态度,培养其科学思维。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开卷有益。 本书为第二版,专门添加为本书拍摄的配套视频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供读者访问。本书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吴飞是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这本书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讲述通识硬核知识的同时,融入人文历史和人物故事,帮助读者理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和核心技术方法?


目 录


前辅文


第1篇 从机器人偶到图灵机模型:迈向自动计算时代
  1.1 古希腊机器人偶与先秦偃师造人
  1.2 万物可数难可算
  1.3 图灵机:尔停尔可算
  1.4 图灵测试:唯智不可量

  1.5 小结


第2篇 原点:从达特茅斯启航
  2.1 达特茅斯会议:启航号角
  2.2 莱特希尔报告:季布无二诺
  2.3 严冬来临:通用机器人是海市蜃楼么?
  2.4 知识水晶球:符号主义人工智能的雄心壮志
  2.5 人工智能两落三起:新一代人工智能

  2.6 小结


第3篇 从专家系统到深蓝:在逻辑推理与优化搜索中成长
  3.1 人类思想字母表:知识的规范化
  3.2 逻辑:知识的数学化
  3.3 推理就是计算:知识的桥梁
  3.4 专家系统小试牛刀:知识的工程化
  3.5 深蓝的胜利:突破组合爆炸的知识力量

  3.6 小结


第4篇 从信息载体到智能燃料:数据的蝶变
  4.1 历史车轮中的数治:明代黄册
  4.2 以数预未来:人类生命表
  4.3 数据统计模型:大道至简,大象无形
  4.4 小数据大作用:芥子纳须弥,微尘藏大千
  4.5 数据新价值:新的生产要素

  4.6 小结


第5篇 从机器学习到学习机器:智能算法的心之所向
  5.1 从经验中学习:国际跳棋问题被解决
  5.2 经一蹶者长一智:虚拟遗憾不虚拟
  5.3 数据的嬗变:知识、模式与函数
  5.4 计算范式变革:数据密集型计算

  5.5 小结


第6篇 从华丽转身到炼金术之困:深度学习
  6.1 印蜡说:记忆之痕
  6.2 第一次知道了“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6.3 深度学习崛起:算法、数据和算力的合力断金
  6.4 炼金术之困:爬上树梢与攀登月球

  6.5 小结


第7篇 从最优解到均衡解:博弈论拥抱人工智能
  7.1 博弈:飞入寻常百姓家
  7.2 纳什均衡:囚徒困境
  7.3 延迟接受:终获稳定结局
  7.4 阿尔法家族博弈战:从完全信息到非完全信息

  7.5 小结


第8篇 从个体智能到群体智能:整体大于部分总和
  8.1 个体之间的合作:进化过程架构师
  8.2 群智之力量:验证码识别与蛋白质合成
  8.3 无限猴子定理:盲目与共识
  8.4 迈向三元空间的群体智能

  8.5 小结


第9篇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因果推理
  9.1 拉普拉斯之妖:因果决定论
  9.2 辛普森悖论:伯克利招生录取率之谜
  9.3 闻说鸡鸣见日升:关联非因果
  9.4 东风不与周郎便:干预与反事实

  9.5 小结


第10篇 从单通道独奏到多通道协同:跨媒体计算
  10.1 单一媒体处理:结构、统计和深度学习
  10.2 麦格克效应:闻音睹颜会错意
  10.3 跨媒体推理:跨越与关联
  10.4 一幅画胜千言字:度量信息量的熵

  10.5 小结


第11篇 从摩尔定律到黄氏定律:人工智能算力之源
  11.1 达依尔的麦粒:指数爆炸
  11.2 摩尔定律:超越摩尔
  11.3 算力输出模式的变迁:端云协同
  11.4 黄氏定律:算力“军备竞赛”

  11.5 小结


第12篇 从硅基之力到碳基之巧:智能的混合增强
  12.1 认识你自己:因何生而为人
  12.2 脑启发计算:他山之石
  12.3 碳基与硅基:进化的选择
  12.4 混合增强智能:人类是智能总开关

  12.5 小结


第13篇 科学第三极:美美与共的科学计算
  13.1 从天气预报工厂畅想到全球气候变暖诺奖折冠
  13.2 狄拉克预言后的奋进:AI助力科学发现
  13.3 新科学革命曙光:计算手段下的科学研究
  13.4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13.5 小结


第14篇 从预测决策到内容合成:多者异也中ChatGPT的涌现之力
  14.1 共生则关联:计算独大、表示丰富、机理式微
  14.2 多者异也:还原与涌现
  14.3 人有人的用处:人和人造物的协调者
  14.4 从ChatGPT到xGPT:因何而教

  14.5 小结


第15篇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5.1 红旗法案与机器人三定律
  15.2 算法亦法:向善而行
  15.3 突破科林格里奇困境:勿谓言之不预
  15.4 社会实验:随机对照试验

  15.5 小结


第16篇 人工智能、教育先行:成天下之才
  16.1 计算思维:创意中学习
  16.2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16.3 人工智能的知识点
  16.4 K12人工智能教育

  16.5 小结


参考文献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