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教育专著
浏览:331次发布时间 : 2024-11-05《世界中心教育》


作者:[荷]格特·比斯塔 著,丁道勇 译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推荐语


在科技昌明的今天,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操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也正因为如此,教育越来越显现出人类中心化倾向。学校教育鼓励人信任自己的判断,以至于对倾听世界、他人乃至内心真切感受的能力构成了伤害。比斯塔的这本《世界中心教育》,敏锐发现了现代教育的这一问题,强调教育应以世界为中心,而不是以儿童或课程为中心。在论述生存取向教育的同时,也以正面的姿态强调了教师教的重要性。本书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新颖的视角和思考。


编辑推荐


在世生存 与世共存

走向以世界为中心的教育

《世界中心教育》是荷兰著名教育哲学家格特·比斯塔的重要作品之一。格特·比斯塔认为,教育应以世界为中心,而不是以儿童或课程为中心。本书详细讨论了教育的生存取向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为什么应该成为当今教育迫切要关注的问题。本书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认为教不应被简单理解为知识和技能的传输,教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引导到世界之上的一种行为。本书向教育界传达了这样一种判断,即当今教育迫切需要以世界为中心。这将有助于广大读者从更为广阔和长远的视角来认识与理解教育。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章首先通过探讨“我们要对儿童做什么”,揭示了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生存论问题,而教育工作就要指向个体的在世生存、与世共存。第二章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切入,分析了“社会应该为学校做什么”。第三章详细展开论述了“教育问题本质上是生存论问题”这一观点,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中体现教育的生存论取向。第四章详细探讨了教育实践,探讨了作为教育目的三大领域之一的主体化概念包含的内容。作者特别提醒教育工作者,教育性工作是一种刻意的行动,对于学生而言,教育是某种给予而不是选择。而这一观点构成了第五章的核心。第五章探讨了“给予”的概念与内涵,并通过强调教的三个“礼物”来说明给予在教育中的表现。第六章继续讨论教。作者指出,不仅仅是教的意图,而且教的形式本身也具有教育意义,教育性工作旨在召唤学生关注这个世界,并且去关注自己的这种“关注”。第七章回到世界中心教育的理念,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个体与世界的相遇,教育性工作在这一观念指引下又该如何开展。


目 录


前言 / 001

致谢 / 007

第一章  我们要对儿童做什么? / 001

第二章  学校需要何种社会? / 016

第三章  帕克斯–艾希曼悖论以及教育的两个范式 / 030

第四章  重新审视主体化 / 048

第五章  学习化、给予与教之礼物 / 069

第六章  形式也重要: 指向作为教育之要义 / 089

第七章  世界中心教育 / 106

参考文献 / 121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