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Hannele Niemi 教授是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教授与研究总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公平及学习质量的教育生态讲席教授(2018-2026)。她曾担任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2003-2009,学术事务)和教育学院院长(2001-2003),拉普兰大学董事会主席(2018-2023),也曾出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和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她先后发表了40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教育主题论文或书籍章节。
王晨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秘书长。研究领域为教育思想史、学校文化建设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中外文论文6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此外,作为主持者和核心成员,多次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国际合作课程教学活动以及省市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
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天然基因,人类社会的未来就在今天的教育之中,我们总是在面向未来的教育革新中不断前进。勾勒未来教育生态的图景,培养孩子们应对充满不确定性未来挑战的能力和素养,这是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中芬专家携手合作,通过梳理全球素养教育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比较借鉴芬兰在发展素养教育的方法和经验,对未来学习者进行画像。继而,结合中国教育本土实践,搭建未来学习者核心素养框架LFCF(The Learner for the Future Competence Frame),提出培育未来学习者的教育语法CMYK(Competence素养颗粒-Method教学方法-Year学习年段-Knowledge知识领域)。
引 言
上篇 全球素养教育发展与未来学习者素养框架
第一章 全球素养教育的发展
一、简史介绍
二、缘起:1970年富尔报告
第二章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发展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德洛尔报告
二、经合组织与DeSeCo项目
第三章 2000年到2020年的全球素养
一、行动组织和素养框架的涌现
二、21世纪技能评估与教学和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
三、亚洲协会全球教育中心
四、中国与核心素养
五、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与LifeComp
六、针对特定教育目标的核心素养
第四章 迈向2030:可持续发展与福祉成为全球素养的一部分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共同利益和可持续未来
二、经合组织的未来教育2030和未来指南
第五章 芬兰课程体系与横贯素养
一、横贯素养与国家教育目标相结合
二、芬兰幼儿教育与护理核心课程
三、芬兰基础教育和横贯素养国家核心课程
四、2019年芬兰普通高中国家课程
五、芬兰教育体系横贯技能培养的总结
第六章 未来学习者素养框架
一、全球素养发展趋势与未来学习者素养框架的设定
二、探究
三、批判
四、创造
五、关怀
六、协作
第七章 未来学习者素养框架的实施能力建设
一、应用“未来学习者素养框架” 的一般原则
二、学习者积极参与
三、学习全球和未来素养的多种方法
四、学习任务真实、有意义,且结合全球和未来素养展开
五、教师在未来和全球素养中扮演的角色
六、评估对学习的支持
七、学习全球素养的国际案例
第八章 结 语
一、主要的共同素养
二、全球素养的发展趋势
三、批评的声音:教育不应仅服务于经济或工作目的
四、转向更大的蓝图
五、系统性方法需要教育系统进行变革
六、终极问题:谁有权利获得全球素养?
参考文献
下篇 未定中的确定:未来学习者的教育
第一章 未定中的确定:未来教育生态建构
一、不确定的未来与教育的原则
二、“确定性的寻求”:未来教育图景
第二章 未来学习者的形象与素养框架
一、未来学习者画像:个人无限成长样态
二、未来学习者的培育:素养框架的建构和阐释
小结
第三章 未来教育语法CMYK
一、CMYK:项目元矩阵的建构
二、“无限成长”的符号化:项目元神经网络
第四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