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思想隧道
浏览:124次发布时间 : 2024-03-27应当读书 | 人类做了什么,又应当如何?


作者通过2022年两个热点事件引出对《人的应当》一书的思考,并在结尾得出结论:为了在生命过程中认识真、善、美,并保持去实践它们的勇气、信心和自我约制的持续性美德,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应当”。


说来也巧,开始读这本书时正值俄乌战争爆发,读完这本书时又赶上唐山打人事件,一头一尾两件事,恰恰都因应了《人的应当》一书中所说的观点,社群暴力和内部奴役。 


按照书中的观点和逻辑,人类的群居存活方式和社群生活方式,促成了人类非同凡响的群体性进化与文明创造。但人在用社群“组织”去提升个体安全感的同时,更大的不安全感被孕育出来。


社群外部,因争夺外在资源、荣誉而发生的社群组织之战常常是血腥且暴力的,社群组织化冲突的危机替代了个体在整个世界中孤独无助的危机。


即使在被我们定义为“现代文明时期”的今天,一个国家社群也可以任意以自我言说的逻辑将另一个社群定义为“敌人”,进而发动战争以群体诛杀之,而在人类数以万年的长期历史进程中,这种社群之间的“敌人”定义与暴力诛杀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特质与常态。


而为了应对这种来自外部的暴力威胁,解决方案几乎都是采用扩大社群规模与边界的方法,来增加社群成员数量,从而增强社群内部成员间的公共凝聚力和号召力,以达到增强外部暴力抵御能力的“公共”目的。


这既解释了今天的俄乌战争缘由,也指出了北约步步东扩、俄罗斯用兵乌克兰的原因,不过是社群间的暴力威胁,以及对社群规模的极限追求罢了。 


人本来应该有个体的自我约制、自我激励和自我坚定的“人的应当”,人也应当有自主理性。但是通过唐山打人事件,一家烧烤店内发生的一群暴徒对几名弱女子的肆意侮辱与殴打,却将这种“人的应当”消弥殆尽。


尽管这一事件中,体现了“人的能够”——众人可以在烧烤店享用多种美食、美酒,喝酒吃肉,其中一个暴徒甚至还开着一辆迈巴赫,在物质文明上显示出一种蒸蒸日上的感觉。也体现了“人的必须”,事件发生后,警方异地办案,暴徒逐一抓获,按照学者的专业分析、舆论的汹汹表态和官方会议的定调,这批暴徒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体系建构了“人的必须”。但是,被打成重伤的女子身心受到的伤害恐怕一生都无法弥补。 


很多人在网上谴责“男人打女人”,将此事解读为“性别对立”,这当然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但似乎还可以由此延伸到别的角度,比如这批暴徒的暴力普遍化。


如果理性分析那些暴徒的行径,从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有男子拽着女子的头发拖出店外,猛踹头部。其行为之残忍,对他人的生命丝毫不在乎的样子,令人发指。


从画面中的信息也可以看出,这帮人渣行为之嚣张、下手之残忍、滋事之肆无忌惮,俨然自己就是为所欲为、生杀予夺的人上人,可以随意践踏、摆布别人的尊严,可以随时随地奴役他人,看起来有点有恃无恐。也就是说,他们的这种诉诸个体的暴力,几乎是无差别的。 


如果这件事没有曝光,今天打的是几位弱女子,改天他们遇到了老人行动迟缓让他们看着不爽,看到孩子嬉闹让他们心烦,看到别的男人影响了他们的心情,也会这样恣意侮辱、殴打。


从他们的残忍和嚣张中,看不到丝毫对他人人格的尊重、生命的在意,这种社群内部的强制和奴役现象,依然还会发生。 


从这些事件说起,只是为了印证与这本书的缘分,说明对这本书既有思想深度也有现实关照的服膺。


事实上,这本书不仅有深刻的抽象提炼和思想驰骋,也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病症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比如在书中的最后部分,关于公司及企业家的本质分析、广告传媒业的扩张对思想理性的伤害、华尔街金融业的无序扩张和“自由腾飞”、经济市场对政治市场的侵蚀、专家的分工细化、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经济学家的上蹿下跳、欠发达国家的“半现代化”、希腊债务危机、英国脱欧、国家福利主义泥淖等等,都是对现实社会议题的直接关照。 


虽然这本书不在我的阅读舒适区,但幸得应当读书社群内小伙伴的激励,还是以三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啃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无论是信息密度、知识浓度,还是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对我来说都有点“醉氧”的感觉。粗略体会,首先有三: 


独特的思想框架


一是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思想框架。具体来说,就是将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概括为人类关于“人的能够”与“人的应当”之间矛盾、冲突并相互推动的历史。 



按照书中的观点,“人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人作为个体人格的自由与成就,人有思考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并因这种自由而享有其思考、选择与行动的成就。


“人的应当”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人作为社群生活中的公共人格的定义与限定,它是对人作为个体自由边界的定义与公共空间规约——只有一个个体自由之公共边界或公共空间被构建,个体自由的无度发挥才能被规约,人作为个体在群体中的自由才是可能的。反之,只有作为个体的人获得在群体中可以明确定义和衡量的自由,这样的群体生活才使人能够建立稳定的预期或期盼,才值得人过。


因此,人的能够和人的应当犹如钱币的两面,人始终无法摆脱这两个命题的助力与困扰。这两个命题破解的过程,定义了人类全部的文明史。 


而“人的应当”,部分内容又被界定为“人的应该”和“人的必须”。“人的应该”是“人的应当”中的伦理和道德部分,它体现了共同体在特定时空中对个人行为的、非成文法的公共强制,希望每个人依这种公共约定俗成的道德压力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外在地与共同体的行为习惯保持某种协调一致。但这种“人的应该”的公共道德,并不能给每一个个体带来生命的激情想象,因此不能带来自我激励及自我坚定。


“人的必须”则是“人的应当”中的国家成文法规则,是国家机器对个人的强制性规则。随着共同体国家这种强制组织的出现,“人的应当”中包含的自我规约,继续被部分转化成很多内容,进而形成国家成文法规则,用以进一步约制个体的行为,而这些内容属于“人的必须”,是国家机器对个人的强制性规则——不遵守这些规则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丧失人身自由和生命。 


正如书中所说,虽然每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的伦理道德约制和法律规则对人的管控,都会势所必然地在历史中出现并发挥作用,但这种公共规约之“人的应该”和国家强制性规则之“人的必须”,都不可能给人带来自我规约,自我激励和自我坚定的激情想象和神圣理性,不可能让那些引领我们穿越历史迷雾的伟大先贤灵魂产生,因此依然不能完全替代我们所要讨论的“人的应当”。


因此,我们依然只能在信仰的灵性领域中寻找“人的应当”,找到人类生生不息、取之不竭的精神性源头。相应地,本书将将人类思想史进程,即寻找“人的应当”的过程,分为人类经历的三次大反思。 


而且,本书对人类反思进程充满了忧患意识。比如书中论述道,随着新工具崇拜的盛行、实用主义世俗化的浪潮无度演进和商业化对政治与社会的渗透加深,人类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中迷失方向,往往无法摆脱一生的压迫感和无度忙乱,不关心生命的过去,也不关心生命的未来和意义,一味强调“活在物理性的当下”,因而也失去了内在自我约制、自我激励与自我坚定的“人的应当”,恰如末路狂奔而不知航向。


而且,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环境恶化、恐怖主义、核武威胁等,每一项人类自以为傲的“人的能够”的群体性技术创新积累都可能终结人类。 


因此,正如书中所说,如何响应人类第三次大反思的历史呼召,深入思考与辨析生命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的应当”,已经成为人类最大的也是最紧迫的问题。


人类思想史的清晰脉络


二是梳理了人类思想史的清晰脉络。从古至今,由西而东,本书呈现了纷繁复杂的人类思考成果和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进程,勾勒了人类思想史的全貌。



不过,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点粗浅感受,与其说这本书是“人类三千年思想史”,不如说是“人类三千年宗教思想史”,显然,宗教思想史不能直接与思想史画等号,即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宗教思想史构成了绝大部分的思想史。 


就像书中所言,信仰不仅限于宗教,且宗教化的过程,往往带来教条化、仪式化和组织化,反而有可能丢弃信仰中最深刻、最系统的理性逻辑。


中国因为缺少宗教信仰而广受文化质疑,但是就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人的信仰是文化,而非宗教。只是不知道这种文化信仰,对信仰的理性逻辑又会带来什么,会不会也是教条化、仪式化和组织化。 


有一种说法是,外国人普遍都认为:长期以来中国人都没有信仰,没有任何的敬畏心。国际著名调查机构盖洛普,曾经进行过一项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超过60%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宗教信仰。这样的数据让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感到不幸。


但是英国教授马丁·雅克就曾说,中国人不信仰宗教并不代表没有信仰!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来不是基于宗教道德层面上的考虑,而是基于对自己生命和生存方面上考量。


其实信仰直观的表现是一种希望,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欧洲国家普遍信仰上帝,而中国人信仰、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祖先,那些不怕困难、开辟历史的祖先们才是中国人的信仰。 


按照这位教授的分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在神话中还是在现实中,每当中国遭受磨难时,中国人都没有选择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苦难。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在我们的信仰里,不是没有神,也不是不信神,而是这神就是我们自己。西方的神是从天而降解救人类的,而我们神是从人修炼、最终封神的。


宇宙混沌,我们开天辟地;天漏了,我们炼石补天;太阳太毒,我们羿射九日;山挡路了,我们坚持不懈地移山;海浪汹涌,那就把海填了!与马丁·雅克教授的分析如出一辙。 


我还看到过,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公益教父”的陈一丹也曾说,“中国一直相对缺乏宗教,中国信仰的载体是文化,千百年来都是儒释道文化。所以我们的信仰跟别人还不太一样,不一定以宗教形式,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才是最合适的。” 


忘了在哪篇文章里,葛剑雄教授说,中国人的信仰基本上是“因果报应”。综合这些观点看,中国人的信仰不是上帝,不是宗教,而是自己的祖先,是自己的文化。姑且不论这种有别于西方中心论和信仰衡量标准的说法是否权威,但有一点是肯定,那就是对于信仰,对于宗教,大家的看法是多元的。


宗教和信仰涵盖不了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全部,似乎也囊括不了人类所有的生命探索和思考努力。所以,我才觉得以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来看,书名的“人类三千年思想史”似乎具体为“人类三千年宗教思想史”更为周严。 


虚实结合的人类追求方向


三是指引了虚实结合的人类追求方向——虚者为建立“ 正确的信仰”,实者为维护基于国民性基础的三大市场竞争制度。 


在本书中的最后部分,感觉何道峰老师对英国基督教神学哲学思想和科学自主理性相并重的三大市场竞争制度,比较推崇。


在对人类理性的追求路径上,何老师似乎也指向建立在国民现代性公共选择基础上的三大市场竞争制度,而国民现代性基础由“自由”“平等”“公平”“公义”“正义”这五大基石构成。


正如书的最后所说,培育“自由、平等、公平、公义、正义”的国民现代性基石并动态地维护它们,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并保持现代化竞争力的长期责任。 


如果将视角拔离社会现实而关照人类内心世界,那么,诚如书中所言,人因独特的脆弱性而作为一种在宇宙万物关联中独特的社群生活动物,必然需要坚持真、善、美,拥有勇气、信心、自我约制的持续性美德,否则人必生活在人与他者弱肉强食的内外暴力相向之丛林法则中。 


因此,为了在生命过程中认识真、善、美,并保持去实践它们的勇气、信心和自我约制的持续性美德,人必须建立“信仰”。


因为只有正确的信仰才能使每一个生命个体认识并实践真、善、美,并由此生发自我约制、自我激励与自我坚定的“人的应当”,以使人生命中练就的日益增强的群体性“人的能够”不会因成为脱缰的野马而失向驰骋。 

如果结合三大市场竞争制度的社会现实,那么,书中也认为,那些耳熟能详的“自由、平等、公平、公义、正义”等公共精神的词汇不是人造的辞藻,而是代表天赋人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坚持与捍卫。


作为持有这份珍贵信念的个人,我们能够找到生命的内在信心与力量,找到自我约制、自我激励和自我坚定的每时每刻的人的应当,去守卫赋予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公平公义、正义”之公共精神。


(本文来源于老薛读书,作者左小岸。转载仅供学习交流,图文如有侵权,请来函删除。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