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中外书讯
浏览:399次发布时间 : 2024-02-21《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为什么欧洲人凭借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新大陆,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过海去征服欧洲?


为什么有些社会已拥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会仍处在没有金属工具、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状态?


是什么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权力和财富分配面貌?


这本书尝试回答了上述问题。在作者看来,食物生产的出现使得欧亚大陆抢占了文明发展的先机,文字、技术、政府等都是粮食盈余的“副产品”;而动植物种类的多寡和大陆轴线的走向又决定了各大洲食物生产的先发与落后,这就是影响了不同种族遵循不同历史发展轨迹的终极因。因此,环境和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在沃土上牢固生根,迅速结果,而非种族自身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


今天,戴蒙德在书中描绘的人类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行,现代文明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却早已远超枪炮、病菌与钢铁所代表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困境。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大流行、核武器和资源枯竭的威胁时,仍然可以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宏大人类历史叙事中寻找答案。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编辑推荐


1.人类大历史叙事的开山之作,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奠定了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全新视角。 

2.全面增补、校订译文,增加新版前言及作者亲笔撰写的“致我的中国读者”中文出版序。 

3.随书附赠《解读本》,力邀 15位专家学者——陈嘉映、赵鼎新、赵林、高毅、吴家睿、江晓原、钱颖一、李宏图、俞敏洪、吴军、梁文道、尹烨、熊易寒、严飞、郝景芳,联袂推荐、倾情解读。 


内容简介


文明的先发与落后,社会的发展与倒退等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大议题。就此,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西方国家优选的技术、完善的社会阶层、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共同造就了西方文明优于其他,并决定了西方统治世界的地位,甚至认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种族的优越性决定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告诉我们,答案并非如此。环境因素才是决定历史的车轮向西方倾斜倾,文明的进步的确助推了文化、技术和组织的先发,但同时也导致了细菌的侵袭和船坚利炮对文明的致命摧毁,也就是说,种族决定论和西方文明优势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西方国家可以统治世界百年之久。是环境与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此外,戴蒙德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视角颠覆了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疑问,为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深耕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到关注人类社会与命运的思想者,戴蒙德从科学、历史、社会的交叉点探究地理、人类与未来,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公共知识分子传统的转向——从专业性转向思想性,他依仗多学科的视角和丰富的游历经验,追思人类历史的发展路径,从中寻找经验与教训,试图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


作者简介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 《第三种黑猩猩》是戴蒙德教授第一本为知识大众写的书,也是他首次获得英国科普图书奖的作品。书中的一些重要论点,在其后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中做了更完整的铺陈,被合称为“人类大历史三部曲”。


目 录


致我的中国读者
前言
开场白


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1章 人类社会的起跑线
第2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第3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第二部分 食物生产的兴起与扩散
第4章 农民的力量
第5章 历史上的有与无
第6章 下田好,还是打猎好?
第7章 杏仁的前世今生
第8章 是苹果的问题,还是印第安人的问题?
第9章 斑马、不幸福的婚姻与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第10章 大陆轴线——历史的伏笔


第三部分 从食物到枪炮、病菌与钢铁
第11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第12章 蓝本和借来的字母
第13章 发明为需求之母
第14章 从人人平等到盗贼统治


第四部分 环游世界
第15章 亚力的族人
第16章 中国——东亚之光
第17章 开往波利尼西亚的快船
第18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第19章 非洲是怎么变成黑人的非洲的?
第20章 日本人是什么人?


收场白
2017版后记
致谢
延伸阅读
图片来源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