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品茶小轩
浏览:2256次发布时间 : 2020-03-24读史的最高境界——“一问三不知”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听故事、图个热闹,拿评书和小说当历史,热衷于“一吕二赵三典韦”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读者认为真实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也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算是对历史刚刚入门而已。

 

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只是“看”,光了解人物、事件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能从中得到思想。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分析一下“读历史”的三重境界。

 

01、读史的第一重境界——不知善恶

 

大多数人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别人,自然也包括历史人物,好像非得辨出个忠奸善恶出来不可。然而真实的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

 

对历史有一定积累之后,往往会产生一个认识:人没有绝对的好坏。读完《封神演义》后,你会坚信周文王就是圣人,而商纣王则满肚子坏水。可是,当你再读《淮南子》《孟子》后,可能就会发觉商纣王也不像演义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再读《史记》,可能又会感觉周文王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再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会更加疑惑,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真不太好说。

 

印象中,电视剧《雍正王朝》是第一部把政治斗争完完本本的呈现在新中国观众面前,其中也很难区分好人坏人,当时大家的三观被刷新了不少。等到《走向共和》播出后,观众们的三观彻底崩溃了,怎么李鸿章、慈禧也有讲道理、干实事的时候呀。最近,又有人呼吁给秦桧平反,批评岳飞,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秦桧,历史上的他并非十恶不赦

 

《百家讲坛》中的《王立群读史记》也是这个路数,他帮你分析权力斗争中的成败得失。当今权术史方面的大师当属吴思先生,他的《潜规则》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新词汇。另一本《隐蔽的秩序》的副标题是"拆解历史弈局",权术味十足。记者问他,你是否担心有人把你的书当官场指南看,吴思笑说那也没办法呀

 

当然,权术自然也分高低,比如说《战国策》就比《厚黑学》高级得多。整天看《还珠格格》的跟整天看《甄嬛传》的要真的斗起办公室政治来,那还不是小巫见大巫么?现实如此残酷,不如多学点权术吧,这一点也不丢人,反而是成熟的表现。先活下去,才能图发展、搞建设嘛。

 

兵者诡道也。达到读史的第一重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不知道善恶的状态了。

 

02、读史的第二重境界——不知是非

 

只有了解天下大势,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每个行动背后的逻辑。他们想到的不光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也有关于“家国该往何处去”的探索和追求。达到二重境界后,不但早已忘却好人坏人,有时甚至连“仁义道德、对错是非”也会逐步淡去。

 

比如说武则天,大多数人可能对武则天的"面首(男宠)"问题最感兴趣,并以此批判她。达到第一重境界的人可能会从宫廷斗争角度去评论,总结一个女人该怎样称皇,又如何屠杀异己。但是如果你看能看到天下大势,就会意识到,即使朝廷上再怎么腥风血雨,老百姓当年的日子其实还是过的不错的。

 

史书爱写宫廷斗争,却往往对经济和社会大局着墨不够。如果100年后的未来人找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报纸,很可能得出结论是,那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失败的,因为学费那么贵,怨声载道。可实际上呢?2006年高校招生540万,是1998年的五倍!那些今天抱怨学费贵的大学生,如果不改革的话可能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这就是大局。

 

其次要把大局放进历史的前前后后中去看。三国时期的天下大势不能笼统的用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来总结概括,而是中国统治集团从贵族阶级到士族阶级过渡的大局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如果把握到了这个大势,就会更加注意袁绍、荀彧这样的人的家国抱负,而不是吕布和貂蝉的儿女情长。易中天《品三国》最后几集就讲述了这个天下大势,其境界显然就远高于王立群侧重于宫廷斗争。

 


易中天讲《品三国》

 

研究天下大势的人根本不会在意朱元璋是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他废除宰相制度、推动八股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雍正用不用血滴子压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摊丁入亩土地政策”。明朝为什么灭亡?与其从崇祯皇帝的性格去解释,不如从整个明朝的税收政策去分析——税率偏低导致国家没有力量干大事,最终倒在天灾人祸的脚下。

其实一项政策到底是对是错,其实是极难评价的。比如对于“八股文”,当下的主流意见是“八股文”极大限制了考生的行文方式和创作思想。但其实应当看到八股的积极一面,也就是确保了公平性和普适性,所有考生都被放在同一根起跑线上,对同一个话题,用同样的文章格式来作答。也好比当下的GRE考试(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是一种尽量追求公平的能力测验,确保了来自各个地方,学术背景不同的考生都能有一席之地。

 

刚才提到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这个政策是把之前的按人头征税改为按土地面积征税,显然对老百姓是极大好处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政策导致了人口暴增,在灌溉技术没有同步发展的情况下,人口暴增也许就是导致“康乾盛世”之后,中国积贫积弱的最根本原因,也进一步导致了清政府和华夏大地往后几百年的各种心酸。

 

 

有关“摊丁入亩”的奏折

 

兴一利必生一弊。推行一件政策,初衷必定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但往往也会伴随不利的情况发生。历史本就没有定论,把握天下大势是极为困难的,也没有老师能教,只能靠个人在不断的阅读中慢慢感悟。

 

达到读史第二重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对错,没有是非”的状态了。

 

03、读史的第三重境界——不知真假。

 

前面说的两个读史境界其实都有点“以史为鉴”的用意,若要再进一步,就会把这一点也放下,因为“历史根本不重要”。

 

政治家特别喜欢引用历史来为今天制定的政策做铺垫。因为以前古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做的。但历史学家会告诉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古人遇到的情况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个情况,他们采取的行动也不是你说的那个行动,甚至这位古人是否存在,也还有争议。

 

Are We Rome》这本书介绍:西方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古为今用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易中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这点,他也不提倡古为今用,学历史其实没什么用处。

再举个例子,“9.18事变中的东北军不抵抗。以前的主流看法一直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2004年,金一南教授提了一个新的说法——张学良跟东北军将领讨论分析后,认为根本打不过日本人,因此主动不抵抗,跟蒋介石没啥关系。最近又读到张学良自述,他自己的说法是——当时他判断只是小股日军闹事,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不抵抗,也就是说大意失东北。那么东北军到底为什么不抵抗呢?这三个版本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历史呢?

 

 

西安事变前的蒋介石(右)与张学良

 

虽然每个人都希望在研究历史时,能够不戴有色眼镜、不带功利目,但写历史、读历史的都是人,都会有主观情绪和各自的背景,要拨开历史迷雾去分析真正的客观情况,是极难、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我是这么理解的——其实历史上是否发生了这个事件根本不重要。比如,“满清入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需要想想《三国演义》就能明白,把"蒋干中计"的故事套用到袁崇焕身上就理解,即使"蒋干中计"只是罗贯中的虚构故事。换句话说,小说、寓言、神话中的道理都是可以古为今用的,而不仅仅只是历史

 

学术界对南怀瑾前辈的最大批评是说他使用典故不分真实还是虚构历史,其实南怀瑾明白的很呀——史书上的东西可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事情都是假的;而小说里的东西除了名字是假的,可能都是真的。所以,用《水浒传》的情节来模拟分析江湖斗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达到读史第三重境界的人,他的认知已达到不分真假的状态。因为与其去区分真假,不如漠视真假,只存对逻辑和人性的认知,因为那些东西是具有客观规则的,不会因为作者或转述者有意无意的主观意见而失真。

 

不知善恶、不知是非、不知真假,也许“一问三不知”就是真正将历史读透的人所达到的境界吧!


来源:原想,作者不详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