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历史长廊
浏览:1868次发布时间 : 2017-08-25德国制造从差评走向卓越

  了解“德国制造”从何处来,我们才知道“中国制造”向何处去。


  很难想象,德国制造在100多年前曾是屈辱的标签。实际上,其在百年中,历经多次跌宕,又数度崛起。 


跻身工业强国 


  1871年,德国统一时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处于夹缝中的德国,采取了廉价策略,通过对其他国家设计及产品的仿照甚至剽窃,试图分得一杯羹。这直接导致了“德国制造”一词的诞生——1887年,英国议会修改了《商标法》,规定德国产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将其劣质产品与英国的优质产品区分开来。 


  实际上,早在1873年,一位德国设计师在参加维也纳世博会后就写了一封公开信,痛陈德国产品弊端,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响。从那时起,德国开始着手制定质量标准。而在“德国制造”一词产生后,德国对标准的构筑愈发加强。成立了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涉及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所有行业都有严格的监督检测机构。这些标准织成一个密密的网,规范着企业生产。

 

  处于欧洲中部的德国,是兵家必争之地,曾以军事立国,也形成了深入骨髓的忧患意识。整个国民养成了军人般的严谨,体现在工作生活中就是要求一切都有条理,精益求精。人们以服从命令、遵纪守法为最高伦理原则。在法律的实施上,德国人照章办事,十分“无情”。这显然对推动德国制造的质量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一民族属性特性导致德国企业家普遍呈现出鲜明的技术驱动特色。大量德国企业创始人是对科学和创新有激情的科学家或发明家,如博世集团的口号就是“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德语中,“职业”一词有“天职”之意。这也意味着人们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仅是为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精致制造产品,还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这一切,都使德国制造与美国制造以及日后兴起的日本制造有了本质的不同。 


  一个典型的段子是:面对一个使用10年后仍没有损坏的汽车部件,日本人会问:它为什么没坏?而面对一个损坏了的汽车部件,德国人则会问,它为什么坏了?有人形容,日式的认真,是尽量不花费设计要求以外的东西;而德国人的严谨,是死板得让人称赞的扎实。 

正因此,德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及配套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电子电气工业及化工业,其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技术门槛高。这不但推动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跃居世界工业强国之列,而且,奠定了其高端形象。 


学徒制逐步确立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次受到巨大创伤。作为战败国,其民生凋弊、满目疮痍。随后,德国政府实施了另一项对德国制造崛起相当重要的举措,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通过立法并逐步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成为免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69年8月,德国通过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对职业教育作出全面的规定。1981年12月,又颁布《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规划的目标、年度职业教育报告、职业教育统计的目的及实施,以及建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的任务、机构和经费的筹措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学徒制”教育体系。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当3-4年学徒,同时兼顾在企业“实习”和在学校学习理论。工会在450个行业里有严格规定:工人必须通过学徒制的培养才能被企业聘用。更重要的是,一旦成为企业的技术员工,薪水相当可观。 


  从某种角度上说,正是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使德国经济快速走出困境,德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欧洲工业强国。 


中小企业崛起 


  1970年代,德国制造因为全球经济滞涨再受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二次创业中举步维艰。德国政府对其倾力支持,其力度之大在全球恐怕都很难找到第二个国家。 


  德国制造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大量的是中小企业,它们灵活,反应快,专业化程度高,更容易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追求稳定和长期发展,不求规模,形成与美国制造明显不同的特色。因而,它们也是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占据出口行业主要部分,常常是各个行业中的“隐形冠军”。 


  为扶持中小企业,德国政府长期以来采取了“限大促小”的政策,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限制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德国反垄断法规的直接实施者联邦卡特尔局,自1958年成立以来,主要工作即监督大企业是否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打击、限制中小企业。 


  为了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德国政府还将每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列入年初的财政预算。德国政府从两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实行贴息政策,鼓励德国两大政策性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德国平衡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二是拨放专款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寻求贸易机会。此外,德国政府还专门制定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减税计划,以保证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自由发展资金。至此,德国制造在世界上树立起其不可撼动的地位。 


  1990年代,随着日本制造的崛起,德国制造遭遇前所未有的竞争。如今,中国制造又成为其另一大潜在竞争对手。但凭借扎实的技术研发创新以及可靠的质量,德国制造依然顺利前行。当然,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对德国制造的高技术、高质量、高价格提出了挑战。正如许多德国企业家所说,他们也在学习,比如调整产品的设计,注重性价比,区分不同的市场需求加以应对。但无论如何,至少到目前,其根基并未改变。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