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选择问题分类进行咨询。
联系电话
010-64938082
首页 > 千秋书院 > 中外书讯
浏览:1607次发布时间 : 2015-10-09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中国工厂师徒制变迁历程的社会学分析


 

者:王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1


作者简介:

王星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学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劳工社会学,社会政策 理论。曾受邀访问韩国釜山大学、日本成城大学及曾为美国杜克大学为期一年访问学者。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十二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称号。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本书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师徒制是一个起源于前工业社会,又在工业主义的主导下获得新发展的企业内部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内部技能形成方式。目前,关于师徒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领域,研究者多关注其功能和西方经验技巧的引介,而未能将之置于更大社会制度环境中思考。经济学家们虽然关注到了宏观制度匹配对师徒制技能传承的影响,但他们感兴趣的是师徒制作为一种技能形成手段的经济功效,既没有关注到师徒制的内部关系结构,也忽视了社会结果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技能形成方式被公认为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对“国家增长绩效具有绝对的核心作用”。与经济学家关注其经济后果不同的是,社会学家们更关注技能形成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比如其对劳工社会融入、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等。对处于巨变中的中国而言,这两个议题被浓缩到了一起,基于低技能、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平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和理论背景,本书选择中国工厂师徒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于千秋业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2007 - 2012版权所有 © 北京千秋业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立路68号(阳光广场)B2座16层1602室 邮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64938082 传真:010-64938079 E-mail:19466420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