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托马斯?索维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译者:张亚月 梁兴国 出版日期: 2013年8月
|
当今社会,专家教授被网民戏称为“砖家”、“叫兽”,微博大V锒铛入狱让粉丝大跌眼镜,如此种种不禁让人反思,知识分子到底扮演什么社会角色?美国学者托马斯?索维尔的社会学名著《知识分子与社会》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社会添乱者。
理想主义却办坏事
此书主要研究公共知识分子在经济、媒体、法律、战争等领域的舆论导向及其现实影响。索维尔发现,很多时候,声誉显赫的知识分子为社会病症开出的“药方”,经常被实践证伪,甚至会带来巨大灾难。比如在“二战”爆发前夜,罗素主张废掉英国的陆海空三军;萧伯纳认为希特勒着手管理欧洲可以让他安心入眠,而责怪美国人“过于畏惧独裁者”。
在索维尔笔下,知识分子热衷谈论财富的分配,却不关心财富如何被创造,这种“半路开始的叙事”最终造成既低效又不公正的经济政策;在外交领域,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拥抱“和平”、“裁军”、“反战”等美好的字眼,但这种肤浅的道德观塑造了绥靖主义的外交政策,从而牺牲了长期的和平。知识分子满腔理想主义情怀,却往往好心办坏事。
胡言乱语成本不高
对于知识分子的“添乱”行为,另一位学者波斯纳给出了经济学式的分析:当前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大多是拥有终身教职的学院教师,或是专业领域内的职业保障无虞者。他们的“胡言乱语”,一般不会危及其职位安全,因此在公共领域的退出成本极低,从而导致其言论缺乏质量。简而言之,就是因为“说错了没啥”,所以“随便说”。